
這個玩意叫作後網固定環,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固定電風扇後網用的。為了這個斷裂的固定環,我在宜蘭跑了二家五金行跟三家電器行,不是沒賣就是規格完全不符。原本想就此放棄,但又不捨這台用了七、八年的老風扇,因為它可是有微電腦控制的,除了一般的強、中、弱三段風速外,它還多了「自然風」和「睡眠」兩種風型態選擇,不僅如此而且還有定時裝置哩!這些功能在七、八年前的諸多風扇裡可是十分先進的。但近三仟元的售價,在七、八年後竟是這般的品質。面對脆弱不堪的塑膠固定環,我開始不得不佩服這根本就是『生意人的聰明頭腦』。

東西損壞了就丟棄,是現代人的習慣,反正有錢再買新的就好了。但是,我很窮,窮到對過去的事物都充滿了感情,買不到電風扇後網的固定環,也要絞盡腦汁的尋求一個解決的辦法。於是家裡的另外一台電風扇給了我這樣一個解決方法,那就是用螺絲來取代固定環鎖定後網。我放棄在脆弱的馬達蓋板上開鑿新洞,而是利用風扇原有的螺絲孔洞在後網的相對位置上開鑿新洞,直接將後網鎖在馬達本體支架上。

決定將螺絲鎖在馬達本體,首先必需先面對的是馬達漏電的問題,如果馬達本身有漏電的現象,可能就會經由螺絲傳導到後網與前網,這在電器使用上是十分糟糕的事。所以開工前針對馬達本體漏電的量測是很重要的。

使用三用電錶,錶位選用ACV-250V檔位,探針紅端接馬達支架螺絲孔位置;探針黑端接地,開啟風扇電源後檢視電錶表針是否作動,若無則無漏電之虞。如果電錶表針作動,那就表示馬達可能漏電,這個替代方案也就別施行了。因為要解決的重點將是馬達漏電的問題,關於漏電的查修等下次有機會網誌再記錄說明。
在確認風扇馬達沒有漏電的風險後,開始以下替代方案的施工作業。

鑽孔作業完成後,於是順便拆卸下馬達外殼進行棉絮清理與潤滑作業。先前新聞報導過電風扇燃燒的案例,為了家人安全實在不可不慎。清理棉絮的工具可先使用吸塵器再用舊牙刷刷除。潤滑油仍然是WD-40。

隨後利用銼刀將新開的孔洞略加修磨並鎖上本體。

組裝扇葉。

由於這台電風扇的網扣早就斷裂多年,長久以來我都使用尼龍紮線帶(束線帶)來固定前後網。

大功告成!後網固定環斷裂的取代方案成功的挽救了歌林老風扇。

2 則留言:
除了用束帶,還有其他方法嗎?因為要拆開來清洗真麻煩...>"<
DS:
只要使用「斜口鉗」即可輕易將束帶剪斷拆除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