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水器是負責水箱供水的部門。
除浮球連桿外,其組件包含以下:A.進水器上蓋、B.上蓋螺絲、C.進水器阻水墊、D.進水管、E.進水器底座、F.緩衝膠環、G.固定環。
在拆解落水器保養後,於是改開始拆解進水器。
進水器的進水路徑如下圖:水由進水器底座口進入,順著直管而上,由中心孔出來。由中心孔出來後,再經由中心孔邊的四個孔洞,流注到進水管底端出水。
進水器關閉進水的原理如下圖:當進水時,水箱內部水位上升,浮球也跟著上升,浮球帶動提升連桿,位於「進水器上蓋」的「白色塑膠螺絲」就會因為連桿的提升而向反方向下壓。「白色塑膠螺絲」下壓時,其下的「阻水墊」就會下壓抵住中心孔。中心孔一旦被抵住,進水管的水路自然就被阻斷,關閉進水。
以下圖例說明:
(A)使用蓮蓬頭軟管銜接進水器底座。
(B)打開蓮蓬頭開關後,進水管底端開始出水。
(C)以姆指上推取代浮球帶連桿的提升,於是進水管的水路被阻斷,不再出水。
所以「進水器上蓋」內的「阻水墊」一旦老舊疲乏,阻水功能就會大大降低,造成馬桶內部漏水。
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漏水狀況,有時候並不出在「阻水墊」本身!浮球的破損與滲水所造成的連桿無法提升,也會連帶的讓「阻水墊」失去效用。
當「進水管」無法關閉進水,導致水箱內部水位過劇上升,多出的水量就會從「落水器的溢流管口(通氣管)」進入,進而排入馬桶中。
雖然說將「白色塑膠螺絲」上緊鎖到底部,可以使「浮球連桿」提前、加大對「阻水墊」的施壓,短暫解決問題。
但是舊的「阻水墊」的平整性與阻水性能,終究還是與新的「阻水墊」有所差異的。(電光牌進水器的「阻水墊」售價約在50元或80元上下。)
如果在新品取得困難的狀況下,是否可以使用「矽利康」(矽膠)來填補凹陷處?使其阻水端恢復密實的阻水功能,或許值得嚐試。
「阻水墊」換新前要噴上cyclo(強特)的silicone spray (矽氧樹脂噴霧)進行覆膜,並使用吹風機加速潤滑劑的乾燥與附著。這層薄膜不要使用布去擦拭,藉此取代坊間不易購買且售價昂貴的專用「矽脂」,來延長保護「阻水墊」的壽命。此款cyclo(強特)的「合成乾式潤滑劑」原本是使用在汽車電動窗潤滑上的,但因其成份含有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矽氧烷(簡稱PDMS,是一種矽油),物理特性與「矽脂」相仿。至於實際上使用後是否能增加其壽命,也許永遠無法得知!「矽氧樹脂」其物理特性詳見維基百科‧矽氧樹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一噴劑同時也含有三種危險毒物:
hexane(己烷):其特性詳見維基百科‧己烷
heptane(庚烷):其特性詳見維基百科‧庚烷
propane(丙烷):其特性詳見維基百科‧丙烷
使用時不可不慎!
之後只要用十字起子拆開「進水器上蓋」的三顆螺絲。
取出舊「阻水墊」,將舊「阻水墊」的白色塑膠部位拔掉,轉插入新的「阻水墊」中,反序裝回即可。
至於電光牌「進水器底座」與水箱本體接合處的漏水問題,好像不多見。如果有好像也只是「進水器底座」固定環鬆脫的問題,這個問題多半是因為在鎖「進水彎管」時,造成的「進水器底座」的反向鬆脫。
我有點驚訝這個不是橡皮的緩墊,為何能如此的防水與耐用!
「進水彎管」部份:有分左邊這款容易上鎖的「進水軟管」(一尺長的售價70元),和右邊這款「進水彎管」(售價約前者的一半)。當發生漏水時,並不需要到整條軟管做更換,只要更換掉管口兩端的「橡皮墊圈」(四個售價20元),問題便可迎刃而解。
當然在有些時候,也不一定是「橡皮墊圈」老舊的問題。
這時只要拆下「進水彎管」對「橡皮墊圈」實施清潔或密合度的調整,一樣也能解決漏水問題。
相關文章:馬桶水箱落水器原理與拆卸
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